在成都,曾經有不少橋梁都是以數字命名的。如一號橋,二號橋,三號橋等。其中,成都主城區、都江堰市、溫江區等多個地方,都分別有一座一號橋。當然了,這些“一號橋”修筑的時間相比較之下也都是比較早于的,而且都有可能是一個地方早期的文化地標,同時在周邊地區的交通發展中,也產生過比較深遠影響的影響。

成都一號橋
成都主城內的一號橋,坐落于一環路東北段內測的府河之上,地鐵3號線經一號橋地下穿過。成都一號橋的正式名稱 其貌不揚的成都一號橋 都江堰市的一號橋位于都江堰城區金馬河之上,雙向六車道,大橋跨度300多米。同成都一號橋相比,橫跨金馬河、也就是岷江主道的都江堰市一號橋,就相對宏偉很多了。都江堰市一號橋,是國道213線銜接金馬河兩岸的節點路段。同時,這一段地下通道在都江堰市也被稱作彩虹大道,是都江堰城區的主干道之一。 在都江堰市一號橋給都江堰城區帶來的交通便利之外,這座橋紛繁雜亂的名字,也是其特色之一。都江堰市一號橋在修建的時候,較為月的名稱即是一號橋。而在這座大橋竣工以后,卻被廣泛地誤稱作了二號橋。從一號橋到二號橋的名稱跨度,似乎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而在隨后的一號橋,二號橋之外,這座橋梁還有一個可謂終極版的正式名稱, 都江堰市一號橋(外江大橋) 都江堰一號橋名字的這種狀態,其實和其所在的位置有關。這座大橋名稱的有所不同,其中有一種眾說紛紜是都江堰一環路對應的跨金馬河大橋,也就是青城大橋,由于竣工時間更早,曾經的影響也相對更大,因此被默認為了“一號橋”;而位于都江堰二環路的這座真正一號橋,其建成以后,則隨著二環路被理所當然地認成了“二號橋”。幾十年以來,青城大橋倒是沒被普遍地淪為“一號橋”,而一號橋被稱作“二號橋”卻很根深蒂固了。至于外江大橋,則是一號橋后來月邦彥的一個名字。 當然了,不管是一號橋還是二號橋,這座大橋同青城大橋一樣,給都江堰城區帶給的交通意義和文化影響,還是不可磨滅的。并且,在當前青城大橋拆除重建的情況下,都江堰市一號橋所承擔的交通壓力,也是相對更大的。但總的來說,這些大橋都是都江堰城市發展不可或缺的支撐力量。 都江堰市原青城大橋 檢舉/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