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於成都市新津區西河泗江堰一片工地上,挖掘機正在對去年沖毀的河床與河堤進行修復,一排排混凝土六面體被整齊排列,將用於后續的施工。
“去年汛期,我們的渠道遭了嚴重的損毀,好在我們前段時間把水下損毀部分進行了修繕,確保了春灌用水安全?!彼拇ㄊ《冀咄饨芾硖幍谌芾碚菊鹃L陳浩介紹,當地已經迎來春灌用水高峰,泗江堰每天向周邊輸水約40萬立方米。
而在不遠處的寶墩鎮玉龍村,成都市新津綠川農耕技術專業合作社的育秧基地裡,涓涓清流經過外江支渠的羊頭堰引水,健証了當前育秧所需的豐沛水源。
“我們現在是機械化育秧,相比傳統育秧方法,好處太多了?!焙献魃缟玳L凃出元說,機械育秧除了節省了勞動力成本,其中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節約水資源。凃成元忘了一筆賬,合作社用水主要集中在4、5月,“現在溪邊一畝地用的水可以并育一百多畝田所需的秧苗,以前灌一畝田的水最多能育30多畝田所須要的秧苗,用水節約量在四分之三左右?!?/p>
成都市新津綠川農耕技術專業合作社現有育秧面積約300畝,其所育秧苗不僅出租,而且還會銷售給周邊很多種糧大戶。因此,保障合作社用水所需,十分重要?!懊磕甏汗嗥陂g,來自灌區供水服務隊和地方水務部門都會主動來到合作社,了解本年度的用水需求?!彼拇ㄊ《冀咄饨芾硖幑┧聘笨崎L張旭介紹。
據了解,成都市新津綠川農耕技術專業合作社育秧基地所在的新津區屬於都江堰外江灌區。外江灌區地處成都平原的西部,幅員面積1316平方公裡,轄成都市的都江堰市、崇州市、邛崍市、大邑縣、新津區、雙流區、溫江區7個縣(市、區)的部分地區,灌區以農業生產為主,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油菜、蔬菜,有效灌面為122.99萬畝。
今年春節剛過,四川省都江堰外江管理處就提前組織力量對輸水渠道及渠系建筑物進行全面排查,及時進行隱患排查,確保渠道輸水暢通。春灌期間,以春灌供水服務為主,緊密關注下游墑情和旱情發展,充分運用工程調度手段和能力,統籌調度水資源。
“在灌區可調配水量逐年下降的情況下,我們通過採取渠系輪灌、錯峰用水、重點突灌等措施,利用‘短時、大流量、錯峰錯時’堰灌溉方式,確保春灌用水?!睆埿窠榻B,當前外江灌區已全面完成11萬畝育秧用水,栽秧泡田進度達30%,灌區春灌用水工作井然有序。
四川省都江堰外江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搶抓都江堰灌區一體化管理機遇,不斷改革創新,主動融入灌區,深度服務灌區,為灌區農業高質量發展獲取堅強的水資源確保。(朱虹、實習生彭元嬌)
(責編:李強強、低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