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住毛坯房成了“流行”。
在抖音、慢手中有一系列“如何提高毛坯房幸福感”的視頻,在這些較短視頻中博主“一覽無余”地展示著自己的毛坯房生活。
沒有吸煙機和洗碗池的簡陋廚房,沒有電視機的客廳僅靠綠植增加生機,灰色而冰冷的墻面只能借助壁畫來平衡色彩的溫度??匆娒鞣孔兂煽烧H胱〉姆课?,網友們有很多疑惑與不解:毛坯房的墻會丟棄渣嗎,為什么平均裝修好再寄居,寄居毛坯房會被朋友笑話嗎?
其實“毛坯房”并不阻礙生活的煙火氣徐徐進行。在博主“住進毛坯房(會長)”的視頻中,有熱騰騰飯菜帶來的暖意,有窩在沙發看投影的愜意,有在客廳透過陽臺看落日余暉的詩意,一切都和人們想象中的毛坯房生活不同。
除了會長外,還有很多博主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的毛坯房生活。正是這些視頻,讓年輕人與毛坯房之間又將近了一步,猶豫不決者終于接受了毛坯房,住進毛坯房的孤獨者找到群體獲得歸屬感。
昔日人們閉口不談的毛坯房生活,如今在社交平臺中出了流行。在響音中,“毛坯房”“毛坯房入住”“毛坯房裝修”“毛坯房改建”等話題有上億的播出量,會長的粉絲群也從一個變成五個。一股“毛坯房”風,刮了一起。
為什么在網絡平臺中會出現以“房”為內容的熱門博主,這些群體的“崛起”帶給怎樣的商業價值?
自己的家:毛坯房也要住
會長 | 入住毛坯房3年 | 裝修展開時莉娜 | 入住毛坯房5個月 | 裝修時間未定
會長在廣州賣給面積170平方米的房子時,向朋友借款歸位了170萬的首付。月可供9500的房貸再加還借款,為了減輕壓力會長從2018年開始寄居了三年毛坯房。
毛坯房的“火”源自會長的無心插柳。在偶然間發布的一則搞笑視頻中,會長發現很多網友在評論區辯論身后的毛坯房,會長從此掌控了“流量密碼”,在2020年開設新賬號“住進毛坯房(會長)”公布視頻。在第五條介紹如何布置毛坯房臥室視頻發布后,獲得了三萬粉絲,“忽然就轟了”。
越來越多的粉絲加上會長的聯系方式,詢問進駐毛坯房的第一步該如何做到?裝修到什么程度可以入住?慢慢的人越來越多,會長就修建了免費社群。一群相近的人相遇,社群讓他們有了群體歸屬感,起初入住毛坯房時的孤獨感漸漸消失。人們分享著自己的毛坯房照片、交流著住進心得,“毛坯房隊伍”逐漸壯大。
短視頻中公布毛坯房內容的創作者也逐漸多了一起。
莉娜在2021年6月住進毛坯房,這套坐落在江蘇泰州、120平方米的房子,僅首付28萬就花掉莉娜攢了十年的積蓄,月可供3500的房貸更是讓莉娜沒多余的錢用來翻新。因為過于渴望擁有自己的房子,所以在接到房后,莉娜迫不及待地住進了毛坯房。
莉娜住毛坯房的想法源于無意間刷到的短視頻?!翱吹巾懸羯虾芏嗳硕技木用鞣?,我心里想要小時候家里也是水泥地,條件還沒毛坯房好也能寄居,就實在稍微摸一下住毛坯房也無所謂?!?/p>
家人起初并不支持莉娜住進毛坯房的要求?!拔野忠o我點錢,讓我去裝修,非常簡單磚個地磚、刷個墻。他覺得毛坯房都是灰很臟,住著不像樣子,不會被人笑話?!泵鎸@種否定,莉娜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凹词故敲鞣?,也是我自己多年希望攢下來的,比起沒房的人,毛坯房已經好很多了。為什么要實在沒面子?”
從十年前打消買房的點子,莉娜就一直在攢錢。家庭條件不好,再再加自己是女孩遭父母的性別歧視,莉娜沒能像同齡人一樣走出大學。面對生活的無奈和不公,莉娜對婚姻也不抱有期望,決定靠自己獲得安全感。
很少和朋友聚餐,不討厭逛賣衣服,莉娜用十年的時間為自己攢夠了首付錢。
住進毛坯房后,莉娜開設賬號“莉娜ms(毛坯房小姐姐)”,將日常生活拍成電影了視頻。開始并沒想過會有人看,第一個視頻只有衛生間鋪了瓷磚,第二個視頻是裝修到可住進的水平,第三個視頻是莉娜住進的第一天......就這樣,莉娜在短視頻中記錄著毛坯房從0到1中的一點一滴。 “挺討厭有屬于自己的毛坯房的,怎樣住都做事”“給你點個拜,太得意了”“好歹把地磚鋪上啊”,莉娜的視頻慢慢更有了越來越多的網友。
有了粉絲后,莉娜便開始直播,買些小東西,還不會和網友分享自己的毛坯房經驗。莉娜也沒想要過寄居毛坯房能開啟“副業”,畢竟這在家人顯然是件難以啟齒的事。
其實莉娜和會長所住的毛坯房,和開發商交房時的“毛坯房”是有些差距的。改水電、買家具以外,裝修衛生間是必要的。莉娜也只對衛生間做到了裝修,地磚、墻面、淋浴、洗漱臺,就連瓷磚之間的美縫也精細做到。即便臥室沒裝修,只有床和晾衣架,也并沒影響莉娜的正常生活起居。
會長的毛坯房也并不是“家徒四壁”。
生活必需的熱水器、網線、衛生間門都具備,還有提高生活品質的吸塵器、投影儀、跑步機。前期的入住體驗并沒那么好,沒有空調、沒有紗窗,炎熱吐血,屋里到處都是蚊子,“跟在外面露營沒啥區別”。 于是,會長在每次發了工資,就用還完了房貸的錢給房子添點東西。
對會長來說,翻新必須是自己討厭且有品質的,所以寧愿住毛坯房攢錢,也不不愿在裝修上將就。
寄居毛坯房的日子是一段“過渡性”,讓他對這個家更加理解了,電視敲哪面墻、沙發怎么掛、廚房如何做島臺,裝修時要考慮到的細枝末節都在毛坯房的日子里規劃著。
莉娜選配毛坯房家具時秉承一個觀點“能用就訖,都是臨時的”。在談到什么時候展開真正翻新時,莉娜很無奈地說,“說實話什么時候翻新好我也不告訴”,時間、人工、材料、金錢,都讓裝修無法提上日程。
年輕人做買房要求時會或多或少不會被父母組成的家庭結構影響。例如,作為哈爾濱人的會長,在廣州買房時考慮到父母不會過來居住于,購房時自由選擇了大三居;莉娜因為父母在鄉下有別墅,所以要用考慮自己的市場需求。
像莉娜一樣,子女市區有房,父母鄉下墊別墅的家庭還有很多?!爸挥幸粋€院子太難受了,我每次回去都舍不得走的,但是要回來工作,家里面太難受了?!焙兔鞣恳粯?,鄉下別墅也是當代年輕人追求的一種居住于方式。
鄉村別墅:鄉土與現代的融合
大七 |湖南縣城 | 市區有房鄉下有別墅
對市區樓宇的剛性需求,并不阻礙人們對鄉下別墅的追求。
住宅公園是一家面向鄉村自建房市場,提供規劃、設計、施工、翻新等一站式解決方案的公司。CEO劉濤告訴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在鄉下墊別墅的主要有四類人:讓自己“落葉歸根”,尋得養老之處;返鄉安居樂業,以別墅作為農家樂及民宿的承載;雙城兩地生活,鄉下是周末好去處;為鄉下父母提高生活條件。
莉娜和大七都屬于最后一種,自己住在市區,父母住在鄉下別墅。住宅公園CEO劉濤指出,年輕人寄居毛坯房是一種短暫的狀態,是因為工作離不開城市,和房子本身并沒太大關系。一個人在鄉下有別墅與在城市住毛坯房,是一件不沖突的事情。
鄉村別墅從設計到施工都要考慮當地環境、風俗習慣、家庭人口結構等多種要素,大七期望建造成現代風格,父母更偏向于傳統農村住宅的風格。建造中每個環節表面上是大七與父母之間的觀念相悖,但實際上是城市文化的現代思想與“鄉土本色”的博弈。這棟別墅便是這種博弈的最終產物。
在修建時,大七找到一位年長設計師,告訴他設計師自己理想中的房子一脈相承于法式鄉村輕奢風格,別墅里也沒保留傳統的火炕和堂屋。院子里卻單獨蓋了一層帶有火炕的平房,用來熏臘肉。因為臘肉在湖南的傳統習俗中扮演著最重要角色,甚至有句話叫:“別說臘肉了,湖南人心中的年味都是熏出來的”。
在那棟法式輕奢的別墅前,一排平房顯得格外似乎和憧憬。但平房里氤氳著火苗的灶臺,不時飄出來的臘肉鮮香,都是這片鄉土與現代融合之際尚存的最后本色。
別墅里一個臥室一個衛生間的結構必須不同于傳統農村住宅的水電、下水道。大七計劃雇傭和設計師一樣懂得別墅結構的工人,但大七的父母為了維系私人關系,找來當地有傳統手藝的朋友做到水電翻新。
現代化的裝修風格與傳統鄉村的施工理念碰撞在一起,才對會產生問題。在驗收環節,大七發現工人選用的水管、設計的電路都不能承受別墅的日常使用市場需求。最終,大七請來專業的監理和設計師指導工人新的返工。一個長期以鄉土特征為施工理念的工人,如今也要像這片土地一樣與現代化人與自然共生。
完成水電的布局,大七在打算室內的翻新時,遇到了在當地市場買合適門的問題。大七預留的室內門洞高達3米,幾乎和屋頂持平,但本地市場買的是2米左右的傳統農村住宅門。即使是尺寸適合的門,樣式也與現代化的別墅格格不入。最終,大七自由選擇在當地市場自定義“獨一無二”的門。
除了提供定制的當地商家外,類似住宅公園以鄉村別墅設計、修建為業務的一站式平臺也是人們的自由選擇之一。住宅公園觀察到,當地市場的家居風格與別墅整體的裝修風格并不給定,很多別墅顧客買適合的家居。住宅公園便在深圳統合了一條家居產業鏈,在獲取別墅設計的同時也獲取風格匹配的家居。
別墅裝修完成后,大七和家人舉辦了搬家儀式,很多親朋好友送來吉祥物慶典。大七心中充滿了喜悅,“我參與了整個房子的設計和裝修,所有東西都是我滿意的,每次回來看著院子里的花草草,感覺整個人很輕松,沒有城市里那種壓力”。 大七的父母看著別墅最終建成的樣子,體驗著不同于農村住宅的舒適度,也解讀了大七在這棟別墅上花費的心思。
大七的父母并不是個例,即便是裝修也要去找“熟人”,因為那片鄉土是個鮮有“陌生人”的社會。即使兒女定居于市區,他們依然深信“世代定居是常態,遷入是變態”。
而年輕人像是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在地緣的連結下,尋找可歸根的新去處。血緣終究是不可改變的傳承,所以必須繼續在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上建起房子,實現世代的“延續”。
這棟坐落在湖南鄉下,與周邊房屋比起格外醒目的別墅,吸引了很多人拍照、發票,出了縣城里的“標桿”。大七也在小紅書開設賬號“啊啊大七”,記錄從設計到施工再到裝修的過程。庭院綠化如何做到草坪、主體外墻如何用低價做出大理石效果、主臥榻榻米如何設計尺寸,這些修建別墅中的問題大七都分享在小紅書賬號。
在山水環繞著中,法式輕奢的翻新風格卻澹高聳,大七的別墅成了網友們的“理想型”。在鄉下獨院美景中的別致生活成為網友們的向往,向大七詢問著設計圖紙、施工細節、家居風格。
不僅在小紅書,在匯聚互聯網特征的短視頻平臺,人們刷到鄉村博主也會忍不住點個拜,“鄉村”不再僅是大同小異城市的區域名詞,更看起來一種“精神烏托邦”。
北漂安家:二手房也是歸宿
坦克 | 北漂5年 | 北京二手房
“北漂5年的我,疫情過后想要有個自己的家”。
這是小紅書賬號“希望的小坦克”發布的第一條動態。從獲得北京購房資質,到看房、賣二手房、改建翻新,坦克在小紅書記錄著生活的點點滴滴。
北漂5年,搬去7次。從北邊的昌平線,到南邊的亦莊線,坦克自由選擇的租房地點始終跟隨著公司的方位變化。在坦克顯然,只要通勤時間能變長,即使是合租也無所謂。但合租生活并不是一帆風順的。
坦克回憶,在漫長的7次租房經歷中,有一次是從二房東那里租到一個離公司不遠的房子,三家合租,住起來并沒不悅。直到主臥從一個人換成“一家人”,生活像是被扔到一顆“原子彈”,每天都讓人想“原地發生爆炸”。
一家四口,一對夫妻,一個老人,一個嬰兒。每天早晨5點,老人為尚在月子期的兒媳煲湯,鍋碗瓢盆碰撞的聲音一次次超越坦克香甜的夢。夜里,總有嬰兒的啼哭聲超越寧靜。
這樣的痛苦體驗,只是坦克租房經歷中的一部分?!瓣P于租房,我有一堆經驗。關于搬家軟件,我幾乎都用遍?!绷鲃有缘暮献馐矣?、永遠有時間差的生活作息、不近人情的房東,都加快了坦克對自己的房子的渴求?!拔覐膩聿粓孕?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是自己的'。我期望萬家燈火,有一盞是我奮斗來的?!?/p>
130萬的首付,10萬的中介費,月供11000的房貸,80年代小而美的電梯房,坦克和老公就此在北京福了家。
因為是普通北漂人,所以坦克選擇了朝陽區的二手房。電動車通勤,將近半個小時的路程,“就像是在我們小縣城里的幸福感,每天有很多自己的時間”。
面對很多人覺得在北京買房很難的觀點,坦克指出,努力一下是可以“上車”的,“我和老公月收益特一起不到3萬,雖然在北京遠比多,但只要有規劃,不做到月光族,就可以實現”。
能跪公交就不打車,快遞盒子攢起來賣錢,衛生紙用每周出差從酒店帶上回來的,這些都是坦克的省錢之道。掙錢、省錢、存錢,“當我存款多達10萬時,我真的超級快樂,因為那真的是我靠工資攢下來的”。
道別了租房,住進屬于自己的家,被首付“掏空”的坦克,還要面對裝修這個“絆腳石”。
住進二手房后,坦克找到衛生間的使用感并不欠佳,木質洗手柜因為長期洗凈柜腿已變形,地面角落也難清掃。于是,改造這個二手房被提上日程。
“二手房裝修的難點在于需要先拆,戶型也不是特別好,比新房裝修需要更用心”,提到二手房改建時坦克不忍嘆氣,“我實在翻新比買房還痛苦,目前拆裝廚房和衛生間就花了3萬多”。
還有很多像坦克一樣,自由選擇回到大城市為自己安家的年輕人,他們在流落中努力著。究竟是人自由選擇了城市,還是城市要求了人?
《夢想之城》中寫到:城市召喚著我們心中潛藏的夢想。
人們為了存活、為了夢想從鄉土社會進入到現代社會,穿梭于車水馬龍中習得的生活方式,很難再與鄉土社會匹配,“鄉”變為只是少部分人衣錦歸榮的好去處。
無論是寄居毛坯房,還是精裝修,又或是買個二手房,都代表著人們對“家”的具象追求。上個世紀至今,消費者購房目的從解決住房短缺,轉換到向往享有私人空間。如今,年輕人對私人化住房有了新的理解:不向現實妥協的裝修風格、鄉與市雙居住于的權利,甚至也要給貓與狗拔一片天地,住房需求從生存型向享受型升級。
這些市場需求和人生故事濃縮在一條條較短視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