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觀特約評論員 畢舸
推展權力運營透明化,并將其關進監管籠子。

圖源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曾怡 攝
8月9日,四川省成都市紀委監委通報6起重點行業領域突出問題系統管理典型案例,案例表明,都江堰市住建局房屋產權交易中心原聘請工作人員李杰利用其負責二手房購房資格審查的職務便捷,單獨或伙同同事張某拒絕接受房產中介、社會人員的關說,為不合乎購房資格的人員違規通過購房資格審查,李杰先后單獨受賄4萬元,與同事張某共同受賄32萬余元。
記者辨別相關案例找到,公職人員與中介機構相互指使構成的黑色利益鏈,大多集中在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其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商行政管理、公安交管、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部門易發多發。
作為公職人員,其基本職責就是按照規章制度辦事,為民眾提供各項公共服務。然而,李杰等公職人員卻伙同同事,與房產中介、社會人員內外勾結,將自己的辦事職責異化為尋租權力,通過打開購房資格審查的管理暗門,實現一己之私。如此不道德讓不合乎購房資格的人蒙混過關,相當嚴重干擾了當前的房地產監管大局,也對其他符合條件的購房者形成不公,更導致紙面上的管理制度形同虛設,公共資源和部門審批職責被少數人當權者,其危害性不容小覷。
正如記者所梳理,公職人員與中介勾結并非個案,其往往指向牽涉到民眾日常生活生產的方方面面。一方面,民眾必須通過有關部門審核審核,從而保證相應領域的工作或生活所須要,這也就造成了每天會產生大量辦事市場需求,歸屬于重要的民生事務;另一方面,如果部分公職人員將涉及辦事流程當成撈取好處的灰色空間,“搭檔”中介向辦事民眾非法收取所謂辦事費,公共利益就淪落任人宰割的唐僧肉,公共服務部門的公眾權威性就面對被內部蛀蟲掏空的風險。
此類公職人員與中介勾結的“陽光下的腐敗”現象一旦擴散,那么越重要的民生保障領域就越容易成為腐敗高發領域,因涉嫌腐敗的公職人員不會想盡方法刁難辦事民眾,人為生產各種障礙,迫使民眾花錢欲中介。由此來看,所謂“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頑疾,不僅是某些公職人員責任心不強勁、辦事效率低下的表面問題,有可能還深藏著不為人知的違法尋租鏈條。
就此,對于各類辦事窗口,涉及部門不妨盯緊,要定期或不定期抽驗現場辦事流程,對于異?,F象或者民眾反應反感的問題進行調查,同時設立舉報投訴郵箱,通過辦事民眾提供線索抽絲剝繭、層層倒查,如此才能防患于未然,對暴露出來的各類腐敗問題及時公安部門,防止其危害性持續。
而更為重要的是,各地要極力響應中央近年來不斷強調的行政審核改革,進一步推動審核流程的高效、便民,砍掉不必要的“公章”審核環節,如此才能避免部分部門和人員審批權過大,從源頭上擋住以權謀私所帶來的制度漏洞。
要避免公職人員與中介指使的“陽光下的腐敗”,就要對內將審核流程和涉及權限柴火到陽光下,通過專業論證、改革創新,實現辦事流程的科學化、便捷化,在方便民眾辦事的同事,推動權力運營透明化,并將其關在監管籠子。對外則要對部分黑中介增大打擊力度,如創建黑名單、對違規參與的中介個人及機構予以處置,從而砍斷內外勾結的利益鏈條。#都江堰#
編輯:梁冰
專責:王攀
舉報/對系統